13797913718(马老师)
13997907212(谢老师)
13177151139(高老师)
点击数: 更新时间:2023-05-10 11:35:14
踞 小 而 怀 远
英才学校小学校“大教育”的育人之道
京山英才学校在京山教育系统中,有着独特的一面,就读于这所学校的460名学生中,来自京山以外的占了80%以上,这些学生涉及5个省份,其中还有20多个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。四百多个家庭花费积蓄,跋涉路途把孩子送到英才学校,也把孩子未来的希望寄托给这所学校,这对每个家庭来说都是重大的抉择。
也许有人要问了,在毫无外力制约的市场化竞选下,许多家庭毅然认定京山英才学校,这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呢?
英才学校的校门两侧,张贴着一副醒目的对联:十年面壁厚德载物出翘楚,三十不渝筚路蓝缕育英才。这两句话可谓是对英才学校三十年专注教育、培育英才的高度概括,也揭示了一批批学子从四面八方前往英才求学的秘密。
英才学校的三十年办学历程栉风沐雨,在艰苦卓绝的求索中悟道,从孟子“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”的古训中凝炼出“聚英才、育英才、成英才”的办学理念,立志于创百年名校,立德树人,为国育才,成就孩子的英才梦想。学校创始人、校长徐波几十年专诚办学育人,不为利所动,不为近所惑,心无旁鹜,殚精竭虑,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,壮心不逊当年,成为引领师生的标杆。这些,凝结成英才学校不断成长、发展壮大的根基。
二十多年前,徐波两次率团出访美国,置身美国看教育,联系英才谋教育,打开了宽阔的视野。他觉悟到,美国强盛的基石在于重教育,聚天下精英而教之用之,中国莫不是把教育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,献身教育事业,为国育才、为民传家是人生之乐事矣。英才学校要聚英才、育英才,就得跳出本土,放眼广阔天地,走出京山办教育。
以两度访美为契机,京山英才学校架起了与美国杨百翰大学艺术学院学术交流的桥梁。徐波成为美国杨百翰大学艺术学院的访问学者,到该校讲学传艺,对方师生先后6次组团,不远万里来到鄂中山坳里的京山英才学校学习、交流、讲学,使英才学子接受到西方人的学习方法、价值观和前沿知识,其间,来自杨百翰大学的苏雪莲与英才教员甘露在学校喜结婚缘,一时传为佳话。在开放式办学的近年里,90多位英才毕业生考入美国、英国、日本、韩国的大学留学,把青春之歌唱响海外。
英才教育饱含大教育情怀,不追求大规模,不向往高收益,而是倾心拓展教育的大内涵,书写教育的大文章,体现教育的大责任,肩负教育的大担当。身为京山城郊山旮旯里的小学校,京山英才学校却走出山门与华中师范大学、武汉体育学院、武汉警官学院、扬州大学体育学院等院校建立教学联系,或成为他们的学生实训基地,或联合办班,或教学合作,还与武昌实验高中、武汉崇文高级中学、武汉鸿都学校等建立校际合作关系,引入一批批专家、教授、名师来这里客座讲学,为学生传道、授业、解惑,也把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植入英才的课堂。
在践行“五育”并举中,英才学校把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列为德育核心,多法并举教育引导学生胸怀复兴国家民族之志,把读书学习与肩负使命、承担责任紧密相连;在育智上,重视启迪慧根,开发学生学习能力,培养终身学习的行为习惯;在固本上,充分运用体育强身,铸造体育精神和军人作风,学校施行的传统武术、散打、舞龙舞狮、球类教学,渗透到早训、晚训和课堂中,锤炼学生的意志力和军人雷厉风行的品质;在能力养成上,把日常生活“衣、食、住、行”能力视为重点,以人人参与的劳动实践体现知行合一,涵养学生的执行力。为夯实教学基础,多年来持续不断地筹资投入校园文化、美化、绿化、亮化及教学硬件建设,一次次刷新校园面貌,使英才校园成为别具一格的现代书院。
不追求华丽的外表和虚幻的霓彩,要的是实实在在的内涵和素质,这使得从英才学校走出的学子,总给一个个家庭焕然一新的惊喜,他们发自内心地感叹:孩子在英才出息了!这样的口碑载道,令英才学校美名远播,成就了它的核心竞争力和生生不息的活力。
天行健,以自强不息演绎行稳致远传奇;地势坤,以厚德载物舒展学林逐梦羽翼。站在三十一年风华正茂的新起点,校长徐波常以教育先贤陶行知的话“捧一颗心来,不带半根草去”自勉,而“小学校、大教育”的远景,正向着他召唤。